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刘勇:为网络安全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光明网讯(记者梁天天 王鹏威)11月10日,以“深化网络空间安全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兼副总裁刘勇围绕新形势下数据安全合规治理及开源软件安全进行分享。
作为一个已经参加过9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乌镇“老朋友”,刘勇表示,世界互联网大会对企业的发展,对大家了解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刘勇指出,这与奇安信“创新安全”的理念不谋而合。奇安信的企业使命就是致力于“让网络更安全,让世界更美好”。在一些重大应急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中,奇安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网络安全领头羊企业的作用。
在2022北京冬奥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奇安信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零事故”的世界纪录。刘勇表示,奇安信在各有关部门指导下配合冬奥组委会,通过提出中国模式、创造中国服务、提供中国产品等一系列方法,结合7×24小时的服务,以及9大类55款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产品,全方位、无死角保障冬奥安全运行,为2022北京冬奥会安全、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刘勇介绍,奇安信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如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今年我们做了一项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14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安全现状做了一次调查,其中113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未来,数据的流动安全管理将成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件事情上,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探索,作为网络安全的领军企业,我们也致力于在这方面研究中国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刘勇说。
力促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关键要把握好“度”。要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慢撒气”缓解流动性紧张。要抓住关键、治病祛根,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增强政策精准性、稳定性,在动态调整中寻求市场均衡。
房地产与金融的正常循环,事关国民经济健康运行。近期多家金融管理部门表示,力促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要务必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满足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融资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业、金融业都是系统重要性行业。前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者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在GDP中占比约7%,若加上建筑业占比则高达14%。金融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房地产与金融的关联度较高。房地产贷款,以及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二者占银行业全部贷款余额的39%。可见,若房地产与金融循环淤堵,容易引发外溢性风险,甚至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
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关键要把握好“度”。以房地产贷款为例,首先,我们不能将其妖魔化,必须承认合理、适度的房地产贷款增速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也有助于满足购房者的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其次,凡事过犹不及。此前,房地产市场曾出现“过度金融化”问题。一方面,房企大多身患“三高”疾病,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不少房企争相布局、涌入金融领域,比如投资、持股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另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快速增长,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高企;此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又加剧了风险,如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如何把握好“度”?应在动态调整中实现。市场不可能永远固定在完美的均衡状态,“过”与“不及”是常态,但金融管理部门要通过精准调控,尽量缩小二者之间的误差。
化险是当务之急。2021年下半年以来,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究其主因,在于房企出现了流动性紧张。一是受疫情影响,房地产销售较为低迷,回款不畅;二是房企原有的高杠杆融资模式受限,固有风险加速暴露,如自身经营不善、资产负债不健康等;三是金融机构过度避险,一度误伤了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最终致使房企的流动性紧张加剧,陷入了恶性循环。
化险要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慢撒气”缓解流动性紧张。在供给端,既要适度“输血”,满足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又要稳妥“手术”,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行业并购重组、风险出清。目前,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已明显改善。2022年9月至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2022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同比增长22%。在需求端,要着力改善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也有助于房企销售企稳、回款恢复。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放款速度已达到2019年以来最快,2022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达到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治本才是长远之策。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要抓住关键、治病祛根。一方面,房地产业要“健体”,要摆脱多年来的“三高”模式,深入研判市场供求关系、人口变化、城镇化格局,平稳过渡到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相关的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增强政策精准性、稳定性,在动态调整中寻求市场均衡,避免出现“一刀切”。(郭子源)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